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名家论坛-千刀素纸铸奇峰——浅论张继的书法艺术
千刀素纸铸奇峰——浅论张继的书法艺术

    张继的书法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他的隶书创作独辟蹊径,他以新颖的创意构建了全新的隶书范式,独创了新的形式与语言范型,对人们的视觉产生电流般的强烈冲击。目睹他的作品,常常让人发出“隶书原来也可以这样写”的感叹。

    人们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张继所写的仍然属于隶书,但他的隶书不同于人们印象中那种四平八稳,乌黑光滑的单一模式;是因为其作品的形式表现,意象符号,笔墨运用,墨色特点,结字方式,共同营造了一种对传统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字里行间呈现出为心灵徜徉的广阔空间;还因为他的书法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浓郁的人文情怀,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意识与“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审美视野和追求。在他那苍厚、朴率、洒脱、奔放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书家是带着他生命智慧和人文怀想,带着他的精神企盼和哲思情怀,标新立异地表达出他的睿智审美发现和不与人同的艺术创造。

“张继隶书体”之所以让人产生一种惊叹,绝不是说他的书法离经叛道,走的太远。而是在秦隶、汉简、汉碑、魏碑为母本的框架之内,他的笔在以情合理,以心造境的原则中,使高古的美感,当代的语境、自由的意识、书家的追求完美地交织、组合在一起了,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呈现出多元的视角与黑白时空的聚合,通篇书法的境界和神韵也因此得到拓展和提升。

朴率”,应该说是张继对隶书风格的总体追求。“朴”和“率”,实际上是一对矛盾的对立体。朴是一种憨实、苍厚;“率”,是一种洒脱和奔放。张继所追求的是朴与率之间,既相互融合,又相互限制,对古人作品中的“朴”和“率”的艺术元素,他必经进行自然的了无痕迹的架接和组合。在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朴率风格,绝不是前人朴率元素的片面和局部,而是美感经验和全部的整体。

    张继认为,在自然发展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去构思、去设计契合自己审美的风格形式,就可以避免两个不利因素,一是纯粹自然发展的缓慢;二是急于求成的肤浅。显然,他的隶书风格的形成,是自然的,自由的,也是依据精神追求和审美需要而延伸与扩张的,在看似自然与中和的结构中,连贯着时代律动和书家自己情感节奏,使作品显得大气磅礴,从容不迫、苍劲深远。作为一位有思想、立意高远的书法家,其成熟性就表现在不一味追寻古人走,也不盲目跟随时风,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实施转化性应用,这才能为千年书法史增添新的一页。

张继认为,一位真正优秀的书法家都是有个性的,没有个性就不会有风格,纯粹的个性也不是风格。风格是个性的升华,是学养、审美、阅历、悟性等方面的一种综合表现。书法家一旦形成了成熟的表现手段,用笔就是自然流露。用笔不仅代表着其技巧水平,更代表着综合能力,学养、审美、胆识、悟性等皆在用笔上表现出来。观张继的作品,除此之外,我想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他的作品绝对不是“无为而治”,而是有着明确的艺术出发点和设定的艺术品格,在他下笔之前,已经树立了作品精神高度的目标值,既包括书法本文的独特性和形式的创造,还涵盖了精神向上的我有他无的探索。

张继的书法,追求的是一种风格,一种精神,一种经典。当然,我们还不能武断地作出结论:张继的作品就是经典。经典,需要时间的锻铸,需要历史的洗礼,但坚持经典的价值取向是提升艺术品质的必要条件,也是艺术存在的理由。纵观张继的艺术实践,他总是艰难跋涉去逼近艺术经典这个重大的精神命题,潜心于艺术技巧、文本风格的探索和尝试。

    我认为,如果不是张继,而是其他书家,始终如一地秉持这种艺术进取精神,同样会被社会所承认。张继的幸运在于,在隶书的创作上,恰恰是他,而不是别人,有幸地成为隶书创新的一个代表人物。

他有幸成为隶书创新的代表人物,其光荣并不独属于他,而是代表一个时代的书法创新精神,代表这个时代隶书创作所达到的艺术新高度,代表着当代人审美观念和精神价值的某种取向。

    张继在书法创作方面是多面手,且成绩斐然,除隶书外,其草书在国展中曾获得大奖。他在诗、书、画、印方面也有很多成果,故将其斋名取为“四融斋”。但是在公众的印象中,他还是以隶书见长。

    张继脱颖而出,也经历了千刀素纸磨砺的艰辛。他自言,自己经历了信手涂鸦的阶段,刻意仿帖的阶段,急于求变的阶段和临创结合的阶段。但他不满足于继承前辈大师的衣钵,而是将目光投向高古深远的历史深处,投向人文气象的观念层面。唯在此时,书法似乎和天地交融了,和心灵交融了,和可意味不可言传的大美交融了。有如说,张继的书法打通了传统,连接了未来,不如说,他打通了观者的心灵,开拓出一片人们意想不到的超越纸面的视觉奇观,引导人们进入了“黑白”大道和艺术生命的世界。

    张继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创作不仅是传统、时代、个性的有机整合,而且要在不重复前人,不重复他人的高度上尽力不重复自己。不重复自己并非一日一面,花样百出,而是要在自己相对稳定的主导风格基础上,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追求。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网址:http://www.zgsshh.com/     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网址:http://www.jinghuiju.com/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  ZGSSH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63939321、13301292128  13331009569  18146529321    Email:zgsshh@163.com  京ICP备1303234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邮编:100038

    网站建设:铭阳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