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陈士富谈当前中国画发展的几个问题
陈士富谈当前中国画发展的几个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国画发展迎来了可喜的局面,形成了庞大的美术创作队伍,激发了满腔的创作热情,大家积极舒臂展怀,各竞风采,创作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推动中国画发展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国画的传统经验,使之发扬光大。中国画是一个独立的艺术体系,她不同于西方的油画,也不同于伊斯兰的细密画。中国画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在中国文字还没有形成以前,就有了绘画的萌芽。如果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中的人物图案算起,至今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最早产生的主要是人物、动物画,自隋唐以后人物山水花鸟画都有发展,山水画开始独立出来。盛唐时人物宗教画盛行,并出现了以现实为主题的作品,故事画也流行。五代是我国山水花鸟画灿烂辉煌时期,花鸟画开始独立出来。自宋代起产生了以水墨写意为主流的人物画,讲究诗书画的统一,注重笔墨趣味,不求形似。元代以后,水墨写意画中大都是书画交映生晖的,诗则发挥了书画创作的命题功能。近代以来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后又受到一并传入的西画艺术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画受到“以写实主义入美术”的影响,这样几经影响,中国画把西方绘画的主体造型和中国传统笔墨的运用结合起来,加强了西画素描和速写的训练,在用色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使中国画得到了新的发展。

  中国画发展具有相应的稳定性,不像西方绘画艺术发展那样大起大落(从15 世纪到20世纪的500年间,充满了风格的创新与变异,尤其近100年来,充满了“反传统”和“反架上绘画”,使西方油画发展步入绝境)。中国画由笔墨、气韵、意境、格调、传统等诸要素构成,西方油画很难出现笔墨、气韵两条。中国画对笔法(勾、皴、染、点)、墨法(运用水墨和色彩的深浅浓淡表现形象和场景的鲜艳度、透亮度和厚重感)、造型(表现物象结构特征和体态样式)的运用都有自己的特色。不仅讲究笔墨技法,特别讲究笔墨情趣,追求自由挥洒笔墨,在用笔的偶然趣味、随机随性中寻找“内在真实”的灵性和更高的境界。这些特色一直影响中国绘画的发展,集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积淀了世代相传的实践经验。中国画主要分工写两种,工笔画表现描绘精细严谨和施与重色,具有人物和景物的写实性和形象性,早在晋唐绘画中就有工笔写实这种画法。写意画表现手法夸张和发挥水墨色为胜,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意象性,它超越了客观物象的要求而获得表现上的极大自由,展现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得十分自由潇洒,意境深刻和令人回味。自宋代起就产生了以水墨写意为主流的人物画。要学好中国画主要有三条,即学习基本(技法)、临摹提高和写生创作。关键是把握好生活积累、立意构思、描写技巧、黑色搭配和造型变化等多个环节,要靠勤学苦练,使相关技巧能够达到娴熟和精练。中国画传统是国人的骄傲,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许多优良的传统技法,是历代画家创造的总结,是许多宝贵经验的积累,可以学习吸取前人的运笔用墨之技和虚实互照,动静得体的美学意旨和创作灵感,学习前人对物象的形体特征、生态动势、色彩变化和生长生存规律等描写技巧。但不能师古而泥古,笔墨在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个性特色,造型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必须“古为今用”。

  二、要紧跟时代要求积极推进中国画的多样化发展。从近三十年来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需要看,中国画只所以得以兴旺发达,是由于广大艺术家基本遵循了这样一种创作道路,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党和人民、艺术界同行、作者三方面都认同和喜爱。既坚持党和国家强调的“双百”和“二为”方针等一系列政策指导,又认真研究和解决运用传统的笔墨技巧和真实地去表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努力推进适应市场需要和形成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应该说这种发展路径或发展模式是正确的。当前中国画发展的政治和政策环境总体上看是比较好的,基本没有不合理的限制和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相关政府部门和美术机构对中国画主旋律标准的制定、张扬和支持鼓励尚有欠缺;作者对主旋律创作内容与表现手法的结合上把握不太好等。这其中有如何把握好绘画艺术的独立性和社会定位问题。一般情况下,当过分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时,艺术的独立性会受到更多限制,使中国绘画成为政治的被动载体,出现过分看重题材的作用,使艺术个性发挥不足,创作模式比较单一,使人民生活的丰富性和世界发展的多样性难于表达。当过分强调艺术的独立性时,作者会把作品的艺术个性看得比较重,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对艺术个性的钻研与探讨中,长此以往,就会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发挥好主客观能动性,把社会需要与个人想法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积极研究和探索,开避一条合理正确的创作路径。要坚守作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关心时代和大众,只能在这个前提下搞创作才能取得成功。大凡胸怀社会求大道者,胸襟、见识和毅力三者缺一不可。作者只能在伟大的社会和时代发展中,山岳的雄奇幽深中,江河的磅礴豪放里,花卉芳草的叶脉内,飞鸟翱翔的姿影中,云霞漂动的天际里,才能慢慢地感悟到生命生活的多彩之光和创作灵感。只有这样,中国画创作才能做到指向明确、创作活跃、成果丰富。

  三、要坚持创新发展,使中国画永远充满生机活力。在现代视觉审美需要的影响下,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技巧在表现现实形象的整体性、生动性方面存在很大难度。许多有抱负的画家都想在中国画创新中有所作为,在艺术语言和形式技巧的表现上进行了深入探索与有效更新,取得良好的成绩,出现了许多流派。有的艺术评论家将中国画分为多种类型:古典传统型、新文人写意型、融合描写型、超写实型、抽象型、色彩型、民间意趣型、无笔型等。在这样的背景下,突出表现于绘画性,原有中国画的具象写实性、书法表现性和格律装饰性被分解出来,将形、线、色等原素按作者意志推向极致。多年来对中国画发展向何处去就有不同的议论。一种是“延续传统”派,坚持中国画传统,反对“中西结合”,曾出现与西画“拉开距离论”(如潘天寿大师等)、“笔墨中心论”等,认为不能大胆用色,不能大胆写实,认为这是西画的手法;一种是 “中西结合”派,认为要引入西画的观念和技巧,运用速写素描方法创新中国画发展,运用速写的有著名画家叶浅予、黄胄等,运用素描和用色方法基础上形成的厚重凝练的铁线描法的有西北画派代表刘文西等;还有追求表现手法大胆夸张,描写形象变异独特的; 再有一种是按照现代视觉和审美要求,追求具象与写意手法相结合去表现物象的真实、鲜活的;最后一种是主张按照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模式来改造中国画,使其具有抽象性、表现性和观念性的。等等,这是中国画多样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只有让大家大胆去实验探索,是否成功,只能让社会和市场来检验,或让作者自己去体味和总结。无论是哪一派观点都需要尊重,但也不能绝对化,不然肯定会影响中国画的发展。我认为,创新的目的是要追求中国画的最新的视觉效果。不要受前人方法的限制,要使中国画能以一种更新的,更加复杂的视觉样式出现。一种画风的形成,一个画派的确立,最终要靠历史去评说。只有技法精致、画风独特、大众认可才富有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四、要坚持 “美”的要求校正中国画的发展路向。我们只能坚持“美”的要求,以使作品能达到赏心悦目。无论中国画怎样发展,都离不开“笔墨与造型的关系”这一主线,只有坚持继承性、表现性和可变性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解决好笔墨与造型的关系问题。笔墨和造型表现的艺术质量是中国画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内容。我们所需要的笔墨和造型都是为了塑造动人的艺术形象服务的。要防止造型过分夸张问题,夸张用笔可以带动笔墨的自由发挥,让作者更能按照自己的体验来表现生活,与笔墨交织成丰富的形象内涵。但过分夸张就会造成笔墨和造型研究的退化或异化,如果不能“似”而只能“不似”,无外乎是虚张声势和自欺欺人,结果只能是传统绘画精神的失落,是中国画发展正确路向的迷失,也是中国画艺术生命的致命伤。在现代视觉审美需要的影响下,如何运用传统笔墨技巧在表现现实形象的整体性、生动性方面取得很大进步,需要不断吸取其它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实现笔墨和造型的继承性、表现性和可变性的有机统一,展现出一种更自由、多样化、个性化和艺术化的状态,使笔墨语言的发挥和造型体态的刻画达到高度自由和自然的状态,达到“似”与“不似”的完美结合,以形成中国画的笔墨美、造型美、意境美、气势美、结构美、色彩美等。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网址:http://www.zgsshh.com/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  ZGSSH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63939326、13301292128  13521162888  18146529321    Email:zgsshh@163.com  京ICP备1303234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邮编:100038

    网站建设:铭阳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