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他还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这些重要讲话都充分说明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特殊作用。
一、文艺工作要张扬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首要任务。而文化是承载和传播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文化担当托起中国梦,需要我们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之于社会,灵魂在于其核心价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有利于发挥“以文化人”的陶冶功能,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有利于丰富中国梦的价值内核,我们的文化梦首先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支撑。
一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走中国道路必然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社会被广泛接纳、具有主导性的价值准则,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全社会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可或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柱。在中国梦的具体实现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各个领域的建设提供了基本价值依据,从国家高度、社会层面和公民角度全方位地提出了价值准则,为激励各族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给予了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二是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和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前,多元文化价值观和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互相交织,激烈碰撞。要坚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并以文化的形式把这种价值观浸入社会、植入生活、深入人心,自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追求。
三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铸魂、聚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夯实国人的精神支柱,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我们的主流文化是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社会倡导、主要影响时代的文化,这种文化无疑是当代国人文化自觉的最佳选择。要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就要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方式,特别是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在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让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共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梦想。
四是要坚持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梦的践行主体。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无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是实现中国梦,要努力搭建各种平台,营造文化氛围,鼓励、支持、引导人民群众将美好梦想和愿景通过文化作品表现出来,让梦想变为现实。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和聪明才智。文艺作品也只有深深扎根于民众,注重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存之深远、经久不衰。
二、文艺工作要传递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党领导人民把30多年的发展获得的精神财富和生存智慧体现在中国形象上,转化成中国的精神支柱,其基本内核即是中国精神,它蕴含着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正能量,必然化作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思想动力,激发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向上。
一是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表现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体现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伟大创造。文艺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更能鼓舞精神和人们干工作、干事业的激情,以文艺的力量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文艺工作者要重视和挖掘文艺的正能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核心价值观,坚持先进文化方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二是要大力倡导和弘扬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维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精神家园的根基和纽带。社会环境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要实现中国梦,除了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力量外,更需要有强大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来引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虽饱尝艰辛、历经磨难,但中华民族坚定地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国家向心力。它激发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起直追,把压力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实践,以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三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进一步挖掘、提炼、提升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汇聚中国精神正能量,要不断激发每个中华儿女身上的潜在精神力量,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内化、实践中国精神。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有利于促进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四是要凝聚有利于增强国家的中国力量,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深化文化认同。在国际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互联网通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激荡着人们的思想,中国梦是全国人民凝聚已久的共同情结和思想,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情感和奋斗方向。这就要求文化建设事业,特别是承载和传播历史传统的文化艺术事业要高扬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突出历史传统的积淀和优秀文明的传承,彰显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和团结创新的精神风貌。
三、文艺工作要提升实现“中国梦”的软实力
文化之于强国,其圆梦之道在于打造软实力,文化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从而更好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之心,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之力,投入到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民族复兴的本质是文化复兴。当今世界文化的竞争,决定了文化建设将是中国未来的关键;只有文化崛起了,再结合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崛起,我们才能真切地触摸到“中国梦”的脉搏,体会到“中国梦”的真实感和幸福感。文化梦必须凸显先进、创新发展,使“软实力”过得硬,最终落实为凝聚国家力量、振兴民族之路的强大动力。
一是文艺作为软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融入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艺精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是文化软实力的表征,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文化竞争中是否具有优势的重要凭证。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中国文艺有必要秉持开放的本土化观念和包容的现代性理想,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美学,确立我国文艺的世界文艺坐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软实力的强大更能实现中国对世界进步的贡献。
二是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艺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倘若没有中国文艺的复兴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中国梦”说到底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这个在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改变自己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艰苦斗争中构筑起来的伟大梦想,正在中国人民的当代奋斗历史进程中成为现实。“中国梦”不但体现为中国的硬实力,也体现为中国的软实力。我们的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成为“中国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是面对当代世界格局的大调整,中国正在作为不断产生重要影响的负责任大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责任,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产品送到人民群众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推动现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引领时代潮流、引导社会思想观念、引导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重点是文化强民,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努力使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即把文化作为手段,用文化造福群众,提高民众素养、更新观念、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提高全民的文化层次,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文艺工作要增强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
实现中国梦,不能没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民族文化的自信。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我们首先要树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并赋予其时代精神,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适应。只有在充分肯定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并找到为其生长发展的一片沃土,才能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通过交流和交融,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如果不能顺应先进文化的发展潮流,不能主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那么就将无法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中国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还必须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
一是追逐“中国梦”,要不断发掘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让传统文化实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文化自信表明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坚信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的充分肯定和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并不断加以除弊革新,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增强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机遇,既不拒绝外来的新事物,也不排斥传统的好经验,经过综合创新,相信自己的文艺一定能站在当代世界文艺的制高点上。文艺工作者要牢记使命,认真履行职责,从世界发展的大势,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出发,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梦的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民众的文化需求服务。
三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独特的个性,更有赖于其自信心,并最终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前程。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在各民族间不断融合,而且还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兼收并蓄,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仅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还融会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中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凝聚和推动作用。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自信心正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积淀,造就了不同的民族特征,影响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四是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是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民族要充满生机活力、实现繁荣富强、在世界上拥有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就需要我们有民族文化自信心。没有自信心,就没有中华文明的传承、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五是文化自信来源历史深处,来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自信在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留给人们的是深深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强文化自信,要坚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的是和谐、大同求异、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辩证思维等,这些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对这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要继承和弘扬。
文化的创造力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力量的有力彰显。中国梦是创造的梦、是创新的梦、是创意的梦,每个书写者都需要格外自觉地增强超越自我、发展原创的意识,把礼敬民族文化传统与创新观念、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塑造更多的当代中国人形象。要通过改革创新,既要不断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公民文化幸福指数;又要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抢占文化产业的制高点。最终在创造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的同时,通过文艺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振兴,创造新的文艺辉煌,不断提升国家文艺的内在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是中国梦的提出为当代文艺书写开辟了广阔前景,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文艺创作注入了无穷的创造力。中国当代文艺的优良传统,突出表现在与国家同步、与民族同心,以多种形式、多样风格凝聚起民族的精神、人民的斗志。文艺创作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张扬、宣示民族奋斗所需要的价值追求,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胸怀,充分展示广大民众在新时代里有梦有为的昂扬风貌,展示中国人百折不挠的不凡气度,张扬中国人怀有的必胜信念,唤起全民族对自己奋斗历程的回望,激起对共同思想道德价值、精神资源、民族伟大理想的珍视,才能有助于焕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进而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
二是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变革发展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文艺建设健康有效创新发展。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以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在坚持“二为”方向前提下,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给文艺家们充分的创作自由,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三是充分尊重人民在文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艺术家和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艺术家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升华感情,迸发创造活力,为时代讴歌,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优秀文艺作品。同时,要担负起历史重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创新,让人民群众不断体会到变革创新的真正成果,推动整个文艺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是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以辩证取舍的科学态度,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努力在同外来文化的互动交流交融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要广泛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众的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文化梦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网址:http://www.zgsshh.com/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 ZGSSH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63939326、13301292128 13521162888 18146529321 Email:zgsshh@163.com 京ICP备1303234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邮编:1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