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名作欣赏-绘画作品-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间(1174-1189)画院学生,绍熙间(1190-1194)升画院待诏。宁宗(1195-1224)时进《耕织图》被朝廷看重,赐金带,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工山水、人物、界画,师承李唐,画风笔精墨妙,清丽严谨,设色典雅,界画工致。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张丑诗云:“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所画人物神态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松年是位爱国画家,拥护抗金,反对投降,曾苦心孤诣画《便桥图》,希望统治者效法唐太宗战胜强敌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还画《中兴四将图》,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之伟绩。传世代表作《四景山水图》卷及《天女献花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开禧三年(1207)作《罗汉图》轴和嘉定三年(1210)作《醉僧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雪山行旅图》轴,藏四川省博物馆;《中兴四将图》卷传为其所作,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四景山水图》

 

 

    《四景山水图》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是该院藏品中的精品,《四景山水图》为绢本设色,分为四幅,每幅作品纵四十一点三厘米,横六十七点九厘米。作品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这幅四景作品取材于杭州湖山富贵人家的园林,表现绅士们优越安逸的生活,景色写实而富有生活气息。作品对四季变化的特点表现的分明,准确,细致。对每一季节的人的生活状态的关注,在画面中清晰可见。

    春景作品中“雾锁烟笼”使得画面中的远山模糊不清,这样就突出了中景的楼阁的秀美,园中的绿树桃花正是春季最有特点的物象,出园门有一小桥,溪水从桥下缓缓而流,溪边的水草开始渐渐地泛绿。近处的几株垂柳占据画面的左下方,形成向内的动式,在柳树下,有踏青的人群,边谈笑边行路,正象是古诗中所表达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云满山头树满溪,春风浩荡绿初齐”“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一个春暖花开的美景通过刘松年的绘画作品呈现给了观众。

    夏景作品中“古木遮天”近处山石锁住画面一角,各种山花野草竟相斗艳,中景有一台,台上筑有一亭,有人在亭中纳凉,观远处树木遮天蔽日,院中繁花盛开,湖中有睡莲点缀其中,非常好的夏季避暑之地,作者通过鲜明的物象充分的对夏季进行了深入刻画,使人身临其境,仿佛在炎炎夏日,坐在树阴下,观赏湖中莲花,近水幽亭,使观众在绘画外似乎能听见知了的沙沙叫声。可见在南宋时期,文人画家对安逸清闲的生活的追求。

    秋景作品中“天如水色”湖水与天色浑然一体,人在其中居住若如仙境一般,透过树木与山石的空隙,几间屋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中,有一高士独坐在屋内,远望窗外丛树。有一孩童在园中戏水,画面中有两座桥分别在园门的内外,而且两桥结构各不相同,使人在进出园子时有着不同的感受,画家把这些细节都完美的表达在画面中。正是李白诗中“秋色无远近,山门尽寒山”的意境。

    冬景作品中“借地为雪”画面中间的松树姿态突出,个性鲜明,其中房子、小桥、树石、远山都被白雪覆盖,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水浅沙平、借地为雪、清新空明的冬季景色。有一老者撑伞骑驴在寒风白雪中颤栗前行,生动而自然。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网址:http://www.zgsshh.com/     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网址:http://www.jinghuiju.com/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诗书画研究会  ZGSSH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63939326、13301292128  13521162888  18146529321    Email:zgsshh@163.com  京ICP备1303234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邮编:100038

    网站建设:铭阳传媒